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光明日报教育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五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10月26-27日在华东师大中山北路校区成功举行。
经过五年的持续组织和推动,“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已经成为众多教育学者、年轻学人共同期待的年度教育学术交流盛会,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我国教育研究范式转型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届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华东师范大学共16家单位的教育学教学科研机构牵头,聚焦教育实证研究特定专题,精心策划了16场特色鲜明的平行分论坛(详见附录),邀请了全国31本教育学高水平学术期刊的负责人与会,开展了4场“与主编面对面”沙龙,设计了3场高水平的研究方法工作坊。本次论坛注册与会的教育学人近1800位,参会人数和会议交流的热烈程度创历史新高。
16场分论坛设置导览图
部分分论坛现场
10月26日晚,论坛按教育学综合组、学科教育组、高等教育组、技术与远程开放教育组等4个组别,邀请了31本教育学高水平期刊的负责人,以“与主编面对面”沙龙的方式,和与会教育学人共同探讨教育实证研究的趋势与特点。《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教育学报》《教育研究与实验》《中国教育学刊》《教师教育研究》《教育与经济》《全球教育展望》《外国教育研究》《学前教育研究》《中国特殊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大学教育科学》《复旦教育论坛》《高等教育研究》《高校教育管理》《现代大学教育》《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中国高教研究》《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中国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杂志》《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开放教育研究》《ECNU Review of Education》《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等31本高水平教育学期刊的负责人与会。
“与主编面对面”沙龙(教育学综合组)
“与主编面对面”沙龙(学科教育组)
“与主编面对面”沙龙(高等教育组)
“与主编面对面”沙龙(技术与远程开放教育组)
10月27日下午,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张志强教授和谢晨博士就“元分析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蒯曙光教授就“人类社会交互信息的量化测量”、SAGE出版集团的中国专员郝楠女士就“大数据时代的方法创新”等议题,举行了3场教育实证研究方法工作坊,受到了与会学人的热烈欢迎。
在第五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期间,论坛组会委组织评选了第三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奖项分学术论文奖和学位论文奖两类,每类各10位获奖者。通过评选优秀,为青年学人树立榜样,见贤思齐。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副主任孟照海、宁波睿易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邵建宇等为获奖者颁奖。
袁振国为“第三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者颁奖
孟照海、邵建宇为“第三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者颁奖
第五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得到了教育学人特别是年轻教育学人的热情参与,扎根中国大地、扎根中国教育实践、传播中国声音的教育研究范式创新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响应和认可。论坛组委会主席袁振国教授提出,明年的大会将聚焦教育实证研究方法,朝着更开放、更深入、更多样的目标努力,为推动我国教育研究方法创新,并以方法创新深化学界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助力。
论坛组委会主席袁振国教授讲话
附录:平行分论坛主题一览
“质性研究的理论反思与实践检讨”分论坛基于质性研究的学术训练、质性研究的过程和体验等,对质性研究方法论的反思内容进行分享和讨论。
“基于调查方法的教育研究”分论坛聚焦调查方法在“校本课程发展”“教师绩效工资”“中小学生学业成绩”“教师工作满意度”“课外补习”等领域的应用问题,通过多种案例进一步深化了调查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加深了我们对教育调查研究方法的认识。
“基于混合方法的教育研究”分论坛通过“质性研究”“个案调查”“访谈调查”“跟踪调查”“随访”“观察”等多种教育研究方法的综合研讨,进一步深化了参会代表对混合研究的认识。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教育研究”分论坛聚焦社会网络分析、知识图谱与关系民族志等视角在教育研究领域的应用问题,试图借鉴社会科学的前沿方法,进一步拓展教育研究的领域,深化对教育的认识与理解。
“教育中的田野研究”分论坛从田野研究中的各个不同主体出发,以不同的视角分享了多位参会代表们对于田野研究的认识与看法,以及他们在田野研究中的多彩多样的发现。
“基于实证研究的教育话语创新”分论坛把我国较为传统的以思辨为主要方式、以话语创新为主要指向的研究范式,与基于证据的实证研究方式结合起来,一方面打破了思辨研究缺乏证据的局限,另一方面克服了实证研究片面因袭国外现有研究框架和研究工具缺乏话语创新的弊端,真正体现把研究扎根在中国大地上的追求,使实证研究真正为中国话语创新服务,真正为解决中国的问题服务。
“教育实证研究的理论探讨”分论坛侧重探讨实证研究中的理论问题,并邀请了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教授展示了他有关实验研究的报告,同时,德国柏林大学的本纳教授也分享了他关于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
“教育中的实验研究”分论坛聚焦于实验法这一经典研究方法,以及它与大数据、神经科学等新的研究主题和技术相结合时所迸发出来的新的光彩。例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研究与改革中心高级研究科学家斯蒂文·罗斯教授报告了美国中小学开展大规模教育实验的经验;浙江大学翟雪松研究员结合现场实验操作分享了生理反馈技术在教育实验中的应用。
“教育中的行动研究”分论坛倡导“知识来自实践,实践能让世界更美好”的原则,认为教育行动研究的目的是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给参会代表带来了不一样的理性反思。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马陆亭主任以“做行动研究,深化教育改革实践”为题、上海师范大学杨德广教授以“通过行动研究推动教育改革持续深入”为题、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郑金洲教授以“如何做好行动研究:谈行动研究的规范”为题,分别做了分论坛特邀主题报告。
“定量研究的理论反思与实践检讨”分论坛就定量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问题展开了讨论。南京师范大学顾建军教授就当前定量研究的理论、方法的发展与应用问题,进行了回顾和反思。他认为,定量研究的倡导者在推进教育研究科学化的同时,也应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研究依据。
“基于问卷设计的教育研究”分论坛围绕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设计的过程、问卷调查的应用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享了问卷调查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及实践经验,共同探讨了实证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教育案例研究”分论坛聚焦案例研究的方法论问题,通过主题报告、多角度的案例研究展示以及案例研究圆桌会议,试图消除当前教育研究中存在的对案例研究的种种歧见,力图形成对案例研究的一个较为统一的认识。
“基于人种志方法的教育研究”分论坛分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高等教育4个模块,每个模块有3-4人进行分享,并安排主持人点评与交流研讨。通过此次研讨,与会者对基于人种志方法的教育研究成果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对人种志方法在教育研究领域中的进展与价值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教育研究”分论坛期望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透视教育现象背后的事理与规律,同时展望了教育大数据研究方法的发展前景。
“基于文本分析的教育研究”分论坛以“政策和教材文本分析”和“研究资料文本分析”为主题,精心安排了研究成果分享和现场讨论互动等环节,为与会嘉宾提供了高质量、高层次的教育研讨与合作的机会和平台。
“基于视频分析的教育研究”分论坛聚焦于视频分析这一教育领域新兴的研究方法,分为“视频分析的理论探索”“视频作为主要数据来源”和“视频作为数据采集工具”等3个议题,汇聚了来自国内外一流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上百名同行学者。该论坛的10场报告从不同的理论背景、视角和取径入手,深入探讨了视频分析在教育研究领域的价值、方法与前景,引发了现场听众热烈而持续的讨论。
图:符哲琦、教育学部
文:童想文
来源:教育学部